欢迎访问特色小镇资讯网! 登录  添加收藏
当前所在:首页 > 田园综合体

呼中区“哨点”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

时间:2020-07-29 09:02:46  作者: 来源:

  呼中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哨点”作用,确保实现及早发现、快速处置、精准防控、有效治疗,全力以赴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发挥入区卡口“哨点”作用。充分发挥入区卡口“哨点”作用,南北通道进一步提高预警意识,采取拦停、检查、测温、登记、宣讲、消杀、报告”七步工作法,依托境外人员回流系统、身份证核查系统及上级推送信息,继续对重点地区返(来)呼中区人员严管严控,坚持“逢过必检、逢过必扫、重点人员必隔离管控”,严格查验居民身份证、龙江健康码和防疫行程卡,确保轨迹清晰,不落一车、不漏一人,对来自境外和其他国内中高风险区返回人员及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立即采取管控措施并报告指挥部,确保隔离管控及检测措施到位。

  发挥零售药店“哨点”作用。对15家药品零售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所有药店严格落实销售“退烧止咳抗病毒”药品实名登记监测管理制度,对进店顾客用好扫码、测温、戴口罩“三件宝”并“三必问”举措,加强与购药人员沟通,购药人员购买“退烧止咳抗病毒”药品必须扫描“沃填报”二维码,并填写完整信息。药店严格对购药人员身份证原件进行认真核对,对登记手机号码回拨确认,确保登记信息真实准确。认真询问药品实际使用者是否有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及时引导药品实际使用者前往发热门诊就医。

  发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科学规划医院预检分诊流程,合理调配预检分诊医护人员,严格进行分诊检查和风险管控,普通患者和发热患者分通道管理。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二次预检分诊筛查和首诊负责制,对所有接诊病人均一律按照“一问五查”要求,严格筛查发热等可疑病人,所有发热患者就诊一律立即进行隔离并进行核酸和抗体检测。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两缓冲”闭合管理,发热患者和普通患者检查设备严格分开,检验标本送检由医务人员完成, CT等辅助检查由专人引导、专用通道、诊后严格消毒处理,确保发热患者收治、诊查、留观、检验、治疗等各环节管控到位。所有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一律不允许回家,由医院安排相对独立住宿场所,实行住宿地医院两点一线管理,隔离病区治疗人员、医疗人员和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一律集中隔离14天后方可回家。

  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对4家基层医疗机构和5家诊所加强管理,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患者,在相对独立区域设置临时隔离病房及时对发热患者进行留观。所有个体诊所严格禁止向患者开具退热止咳药品。基层医疗机构及个体诊所发现发热患者严格进行登记并立即将相关信息上报,由指挥部安排专人专车点对点转运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继续就诊。

  发挥入门测温“哨点”作用。加强小区卡口管理,认真落实64个单位包29个卡口和35个平房区工作职责,为各卡口配备应急帐篷,所有通行人员逐一落实“三宝+一贴”措施,严格控制非小区人员和车辆进入小区,对确需进入的,认真执行“三问一登记”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各服务业公共场所加强对职工及进入人员管理,发现发热患者及时上报并按照规范流程处置。

  责任倒查加强“哨点”监管。准确掌握“哨点”布局,按照“哨点”性质和疫情发现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强化“领导责任、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四个责任落实,采取实地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及时查遗补漏、补齐短板,确保“哨点”不实效,关口不“失守”。所有哨点发现的发热人员一律纳入黄码管理,纳入“应检尽检”核酸检测范围,及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并进行核酸检测,检测费用符合医保政策的由医保渠道解决,医保渠道不能解决的由政府统筹解决,对应检测而拒绝检测的,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实行检测,确保“应检必检”。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色小镇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特色小镇资讯网 zix.tsxzx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9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