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福鼎石兰村:守护千年古村 留住乡愁记忆
时间:2025-07-28 15:47:02 作者: 来源:闽东日报
原标题:福鼎石兰村 守护千年古村 留住乡愁记忆
近日,记者来到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秦石村石兰自然村,只见工人正在精心呵护村里的一棵古树名木——“瞭望樟”,填土、施肥、除虫及修建围栏。
石兰村坐落于硖门畲族乡双狮山后脊,地处福鼎与霞浦交界处,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堡式古村落。相传宋初,邓氏先祖从江西省吉安市庐陵县迁徙至此,见芝兰盛开,风光秀丽,便定居下来。
漫步村内,古木参天。境内保存着省级文保单位——石兰抗倭古城堡、古池、古井、明代烽火台等,还有“榕抱樟”“瞭望樟”“夫妻榕”等古树名木,以及石兰邓姓抗倭拳棍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石兰村被列入宁德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6月,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石兰村众多古树中,“瞭望樟”堪称是历史的“见证者”。当地传说,元末时期,倭寇频繁入侵,石兰村深受其害,为抵御外敌,村民在一棵樟树上挖洞,人可以顺着树洞攀爬到顶,能观察倭寇从海上入村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匪寇踪迹,村民立即敲锣打鼓发出警报,紧闭城门,组织防御。在那段动荡岁月里,这棵樟树凭借其独特“瞭望”功能,为石兰村抗击倭寇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被村民亲切地命名为“瞭望樟”。
“这些古树名木见证了石兰村的变迁,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勇敢,具有历史、文化、生态等价值。”秦石村干部郑冬燕说。然而,历经千年洗礼,“瞭望樟”等古树出现树体老化、枝干受损等情况,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为此,乡、村两级积极向上申请,并获得相关项目资金支持。
如果说参天古树是石兰村的“绿色史书”,那么青瓦白墙的古民居便是石兰村先民镌刻在山水间的“建筑家谱”。
记者在一栋严重破损古民居前看到,建筑外围脚手架基本搭建完成,修缮工作即将启动。“石兰邓氏先祖聚族而居,在石兰建成规模较大的古民居群,历经岁月沧桑,这些古建筑破损严重,濒临倒塌,修缮工作势在必行。”郑冬燕介绍,为保护和传承石兰历史文化遗产,今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获批项目资金300多万元,用于5栋古民居的抢救性修缮。此次修缮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力求恢复古民居原有建筑风貌,让这些古建筑重焕生机与活力。
秦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邓昌瑞表示,近些年,石兰村获得在外乡贤的大力支持,从捐资修复步道到保护古榕群、修建河堤……募集资金约上百万元,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的石兰村,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人们漫步在鹅卵石步道上,感受古村的宁静与古朴;驻足于古建筑前,聆听岁月的故事。
邓昌瑞表示,未来,石兰村在保护好古村落原有风貌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留住那一抹乡愁记忆,让更多人领略传统古村落的独特魅力。(记者 陈容 通讯员 王婷婷)
相关文章
- 入选全国典型消费新场景,重庆这3个案例“新”在何处?
- 解锁鄂西小镇清凉密码 ——巴东县绿葱坡镇全力打造高品质旅游目的地
- 泉州台商投资区:千年古街焕新颜
- 礼嘉镇:三产融合促发展 葡萄小镇谱新篇
- 鄂州西海湾康养小镇与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落地
- 在乌兰哈达,“盘活”一座火山
- 黄土塬“暖心姐”:情系桑梓守护农庄一砖一瓦
- 焦点访谈|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焦作交出“景美、业兴、民富”新答卷
-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齐溪镇龙门村:“龙门客栈”车马来
- 借“龙”生财传非遗
- 这场国家级垂钓大赛如何激活皖东小镇“振兴密码”
- “文旅+烟火气”解锁跨界新场景 古镇“小而美”激活假日“大流量”
热点关注
- 桑蚕小镇 有艾之乡——柳沟镇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节和金砖国家文化节在线举办
- 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做好下半篇文章,调研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
- 韩正主持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会
- 习近平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 文化和旅游部 关于依法妥善处理 涉疫情旅游合同纠纷有关问题的通知
- 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 韩正出席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到江安县调研鳗鱼产业发展
- 官桥镇隆重举行滕州.雨润2万头种猪繁育暨50万头商品猪养殖项目开工仪式
- 省安委会第三巡查组进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全省住建系统安全生产巡查
- 全国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视频会议召开 肖捷出席并讲话